清晨,志愿者揮舞手中的紅旗,車流為行人慢下來、停下來;
中午,外賣小哥穿街走巷,車上“煙蒂不落地”的標語成為流動的文明窗口;
傍晚,一家人團聚碰杯祝愿,在餐桌前將“光盤”踐行到底……
人們享受著城市的日新月異,也沐浴著城市的文明新風。這十年,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持續開展海上花園城市建設攻堅行動、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大會戰、公共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,不斷提升城市內涵,鑄就城市的精氣神,文明新風吹拂千島大地,文明的種子在百姓心中扎根,催生出向上向善的熱望,砥礪著城市的風骨與靈魂。
2020年11月20日,舟山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的光榮稱號,城市建設發展迎來了新跨越。
城市蝶變煥新姿,文明花開吐芬芳。
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蓬勃開展,建成全國文明村鎮17個、全國文明單位14家,全國文明家庭13戶,全國文明校園2家,創建“文明細胞”上萬個。
文明好習慣不斷養成,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,主要賓館飯店“公筷公勺”配備率達100%,斑馬線禮讓率超95%。
“最美舟山人”品牌持續打響,涌現3位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、9位浙江省道德模范,18例先進典型入選中國好人榜、158例入選浙江好人榜,“最美現象”從盆景變風景。
新時代文明實踐不斷走深走實,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4個、城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39個、村(社區)新時代文明實踐站409個,實現實踐中心、所、站三級陣地全覆蓋,配備了專兼職工作人員,定時向群眾開放,常態化開展各類活動。
《舟山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》等5部涉及文明行為、城市綠化、戶外廣告等地方性法規先后頒布,80余項常態化管理制度創新實施,一系列“組合拳”促進文明新風尚。
文明融入日常,點滴折射光亮。
看,志愿紅潮涌動,“志愿者之城”建設有聲有色,“海上花園‘舟’到有禮”、十大文明養成行動深入推進,人人學禮踐禮、處處見禮展禮,文明有禮的濃厚氛圍越來越濃……
聽,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號汽笛聲聲,精準服務送抵海島留守老人等弱勢群體中去,實現文明實踐“一個也不能少”,具有舟山辨識度的文明地標越來越多……
城市文明之路,沒有終點。富有舟山特色的文明故事不斷續寫!
作者:記者 曹玲